服務熱線:95566信用卡熱線:40066 95566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中行 > 中行歷程
網銀登錄

順應改革開放需要,開創中國信用卡先河(1978年)

中國銀行自1978年開始代理國外金融機構發行的信用卡,辦理國外信用卡和外國旅行支票的代付業務,信用卡從此進入中國內地。1985年中國銀行在國內率先發行信用卡。

中國銀行順應國內改革開放的需要,率先引入信用卡業務,陸續與一些國際知名銀行和金融機構簽訂了信用卡取現和直接購物協議。1981年到1983年期間,中國銀行先后和香港南洋商業銀行簽訂了代辦發達卡業務協議書,與香港美國運通公司簽訂了代辦“美國運通信用卡”兌付私人支票的協議書,與日本東海銀行和百萬信用卡服務公司簽訂代辦百萬信用卡協議書,與香港東亞銀行和匯豐銀行就代辦維薩卡和萬事達卡達成協議,與日本JCB國際公司和日本三和銀行達成協議受理JCB信用卡,與花旗銀行達成代辦大萊卡協議。

中國銀行于1987年分別加入萬事達和維薩國際組織。作為國內最早加入兩大信用卡國際組織的銀行,理應承擔國內收單清算的責任,同時也可以為國家賺取更多的外匯,因此,中國銀行從1991年開始試辦萬事達及維薩卡的清算工作,并分別通過了兩大信用卡國際組織的技術鑒證和驗收;1992年5月開始辦理小批量的信用卡單據清算,7月,中行信用卡操作中心成立,負責辦理萬事達和維薩國際卡的收單清算業務,改變了過去代理國外信用卡的票據只能郵寄香港清算的局面。

中國銀行珠海分行于1985年3月率先創辦了國內第一張人民幣信用卡——“中銀卡”,但因發行量很小,未能推廣使用。


國內第一張人民幣信用卡

1986年5月,中行北京分行向總行請示發行“長城卡”,總行隨即批準,并決定將“長城卡”作為中行系統唯一的信用卡名稱,先在北京地區試行。同年10月,中行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長城卡”。1987年,長城卡全年發卡量達到1.2萬張,吸存人民幣2億元。


中國銀行發行的第一張長城卡

鑒于電腦通訊設備對開展信用卡的重要性,中行從開辦信用卡業務起,就非常重視電腦通訊設備的建設,逐步增加投入。1992年,廣東省分行和廣州、深圳、汕頭、東莞分行完成了ATM區域性聯網,為中國銀行ATM全國聯網邁出了第一步。


1987年中國銀行珠海分行及其所屬3家支行投入使用我國第一批自動取款機

1992年9月,隨著中行西藏分行在拉薩市發行了長城信用卡,“長城卡”成為第一個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信用卡。到1992年末,長城卡由單產品發展到包括長城普通卡、金卡、外匯卡、長城維薩普通卡以及ATM長城提款卡的系列產品,全國長城卡發卡分支行已達310家,受理長城信用卡的特約商戶達11233家,是1988年1638家的6.8倍,發卡量60.63萬張,為1988年4.45萬張的13.6倍,交易額達414億元,為1988年4億元的103.5倍。

中行信用卡業務的開拓和發展,在多個方面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增加了中行的存款來源;增加了銀行的業務品種,減少了現金的流通量,較好的服務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內旅游事業的發展,增加了外匯收入;推動了國內傳統結算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以支票、匯票、本票和信用卡為核心的“三票一卡”結算制度。

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