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95566信用卡熱線:40066 95566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中行 > 媒體看中行
網銀登錄

中行“培訓班”迎來四國要員 中東歐國家希望擴大對華合作【金融時報】

2018-05-10

“塞爾維亞一直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我們認為‘一帶一路’是發展和進步的象征。在塞爾維亞,該倡議貫穿一系列涉及基礎設施、能源、商業和文化的項目;在塞爾維亞,中國正在修建橋梁和高速公路,改造鐵路行業、火力發電廠等。我訪問過中國公司正在經營的所有建筑工地,直接體驗到了中國驚人的建筑質量和施工速度。”

說這番話的,是塞爾維亞前總統、塞爾維亞對華對俄合作委員會主席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5月8日,他率領由政府高級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中國銀行面向中東歐四國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開班式。

《金融時報》記者從開班式上了解到,來自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四國的政府要員共31人將參加此次高級別研修班培訓。他們將在此后為期8天的時間內,通過交流加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和認識,并共同探討在金融、電子商務、農業、能源、旅游等領域的合作機遇。

作為研修班主辦方,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希望中國的發展歷程能為中東歐四國的發展提供靈感和思路,更希望在交流切磋中找到四國和中國發展的契合點,匯聚起攜手前行的磅礴力量。”

中國倡議的“天然伙伴”

中東歐16國地處亞歐大陸結合部,向西連通發達的歐盟一體化市場,向東連通俄羅斯、中亞等重要能源產地,區位優勢獨一無二,是“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重要時期,越來越多的中東歐國家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希望不斷擴大對華合作。

“ ‘一帶一路’倡議與這種東向合作潮流相遇后,發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帶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走上快速發展之路。”談及6年來取得的碩果,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表示。

尤其在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盛行、全球貿易復蘇仍不穩固的形勢下,去年中國同東歐16國貿易額仍達到680億美元,增長159%,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整體增幅。其中,中方從16國進口增長24%,高于同期中方對16國出口增長。中國企業對16國累計投資額從30億美元增至近百億美元。中東歐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同樣方興未艾,涵蓋制造、金融、文化創意等多個產業。

可以看到,隨著設施聯通和產業合作不斷加強,匈塞鐵路開工建設,中歐班列貫通歐亞,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竣工通車,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黑山南北高速公路等項目穩步推進。河北鋼鐵集團收購塞爾維亞鋼廠后扭虧為盈,不僅保住了5000多人的就業,還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葡萄酒、蜂蜜、乳制品、橄欖等越來越多的中東歐特色產品擺上了中國百姓的餐桌。

金融合作助力實現國家目標

“塞爾維亞共和國是中東歐國家的一部分,我們也受益于‘一帶一路’的政策。”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塞爾維亞能源礦產部國務秘書(副部長)Mirjana Filipovic告訴記者,資金和金融的發展對項目的發展非常重要,中國目前正在幫助塞爾維亞建設一個電廠,投資規模達到7億美元。

“特別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對我們地區的發展非常關鍵,能夠使我們更加互聯互通,包括在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之間建立鐵路和公路。”Mirjana Filipovic希望,“通過此次研修班能夠了解中國的一些新技術,幫助我們實現一些國家目標,也就是成為中東歐的一個強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國同中東歐國家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王超介紹:“我們與塞爾維亞等國簽署了本幣互換協議,100億美元專項貸款、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16+1金融控股公司、16+1銀聯體等相繼設立,并陸續為中東歐國家數十個基建、能源、電信項目注入了資金。”

由此,雙方搭建起了融資模式多樣化、參與主體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體系,不僅極大地豐富了“16+1合作”內涵,也為16+1各領域務實合作發揮了“舒筋活血”的作用,成為“一帶一路”資金融通領域的成功創新性實踐。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促進合作

“我要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銀行為鄰近的四個東南歐國家代表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對全球經濟主導趨勢的看法。”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說。

據悉,此次研修班以中國改革開放、“一帶一路”世界經濟格局等為主題,貼近當前國際社會關注熱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為促進各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金融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

事實上,這已是中行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的第五期研修班。此前,中行先后面向柬埔寨、菲律賓、8個太平洋島國以及拉美4國成功舉辦了4期研修班。

《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借鑒發達國家做法,中行積極探索,自2015年開始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非官方的援助性培訓,首創了“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交流合作項目,旨在宣傳“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國際金融合作和人文交流。

截至目前,已有14個國家的130多名政商精英參訓,其中部級官員40余人。系列研修班已經成為我國金融企業以援外培訓形式開展高層次對外交流合作的生動實踐。
“希望本期研修班能夠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深化合作增添新動力,為中東歐四國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經驗打開新的窗口。” 陳四清說。

據介紹,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黑山四國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推動“16+1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作為對外開放最早的中國金融機構之一,中行在中東歐國家業務拓展迅速,2017年,中行塞爾維亞子行成立,從而成為首家進入巴爾干地區的中資金融企業。

來源:金融時報  2018-05-09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