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一、案例简介
中国银行辖内机构接到同一来电人多次投诉,且来电号码非我行系统登记的客户电话。针对这一异常情况,我行工作人员认真询问,初步判断来电人并非客户本人,怀疑是第三方中介公司代理投诉,遂告知投诉人需客户本人来电办理。后续我行接到客户电话,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到,客户的真实诉求为信用卡协商还款,为图方便通过互联网渠道找到某代理维权公司,已经向该公司支付了两次代理费,为其代理其他两家银行的协商还款。鉴于此,我行耐心告知客户潜在的风险隐患,代理维权公司会故意阻断客户与银行的正常沟通,从中收取费用造成客户资金损失,严重情况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利用客户证件犯罪等风险。客户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行成功阻止了代理维权隐患,避免了客户资金损失。本着金融为民的服务思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行为客户办理了个性化分期还款,解决了客户的实际诉求,最大程度保护了客户权益。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黑灰产”打着“免除债务”“专业反催收”的幌子,使金融消费者落入“黑灰产”代理维权公司圈套。消费者在此过程中不仅面临资金、征信、信息安全的多重损失,还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三、风险提示
近年来,金融“黑灰产”代理乱象已经引起了金融监管、司法系统及银行机构的高度重视。此类违法违规代理维权行为不仅严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和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还可能滋生出其他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稳定。提倡消费者不要轻言轻信,抵制“不当得利”“消除负债”等诱惑,远离非法代理,依法理性维权,妥善解决纠纷,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