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95566信用卡热线:40066 95566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中行 > 媒体看中行
网银登录

岳毅:中银香港一路同行 人民币业务逢新机遇期【香港商报】

2017-07-03

香港回归20周年,适逢中国银行在港服务100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与两地金融业蓬勃发展大时代下,香港和中银香港都于其中担当起重要角色。回归之后,中银香港重组上市成为香港金融界乃至全球资本界的重大事件。日前,中银香港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岳毅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全面畅谈了中银香港于香港回归以来如何把握时代机遇不断发展的过程。

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长足进展。从2005年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15年人民银行推出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已经大为提升;加上去年人民币加入SDR,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相继提出,人民币业务已进入新的机遇期和窗口期。

纵观回归20年,人民币业务的每一次重大发展,中银香港都自觉参与其中。早在14年前(2003年),中银香港就获委任为香港唯一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作为境外最早成立的人民币清算行,十多年来中银香港一直致力于加强人民币清算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人民币国际化加快进程中,中银香港亦不断扩展业务范畴,巩固集团在人民币业务的领导地位。

岳毅指,香港地区人民币支付清算量占境外人民币清算总量高达70%。2016年,全年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清算金额超逾人民币201万亿元,清算量超过440万笔,居境外人民币市场之首。年内,中银香港获人行批准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成为首家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的境外银行,也是唯一同时具有CIPS和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两大系统的银行,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资金清算。

除清算行功能以外,中银香港亦是香港人民币业务积极的参加行。中银香港具备“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全部业务资格,包括获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委任为项目的独家结算银行,以及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委任为两项目项下“港股通”跨境资金结算银行,并担任其在香港结算的独家指定开户银行。

紧随金融科技创新步伐

在人民币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中银香港亦在金融科技方面获得突破。事实上,香港银行业界一直致力于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于产品和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2016年,香港金融科技就已从提出技术概念的阶段,走进了业务应用的阶段。不同支付应用程式的推出、智能分行的普及、视像柜员机、区块链的应用等,都获得市场正面反应。

紧跟香港金融科技发展步伐,中银香港也努力变革创新。岳毅表示,中银香港在2016年就成立了“网络金融中心”和“创新实验室”,并与有实力的外部研究机构、企业合力研究开发,在金融界、互联网企业及合作伙伴中产生了广泛外溢效应。创新科技应用方面,中银香港积极打造并优化开放平台、大数据平台、智慧技术应用三大创新平台,致力解决客户需求痛点。

另外,集团还推出多项市场首发或业界首家的全新网络金融产品,如在香港率先提供的区块链物业估值项目及成功推出贸易融资区块链,有效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同时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以及“至专客服”24小时视像银行服务、机械人客户服务助理、二维码支付等多项全新网络金融产品的推出,都大大提高了银行网络的办事效率和便利程度。

五大战略助港金融繁荣

过去20年,中银香港是香港金融发展的见证人之一,与香港金融业携手共进。关注未来,岳毅表示,中银香港面临五大战略机遇。首先,中央政府提出稳中求进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等等,就有助扩大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银行业经营提供了更多机会。

其次,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向纵深发展,将驱动更多“走出去”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可充分发挥香港法律制度、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人才等优势,带来更多参与合作和发展的良机,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另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为香港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也为香港金融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债券通”开通后,境外投资者将可以利用境外市场的帐户和交易规则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为其提供更多的渠道选择和更高便利度,有利于其增加投资,也将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最后,随着内地企业和个人中高端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日渐强烈,中银香港通过与母行的联动,加上其拥有的在内地和香港两边皆大的独特优势,可为集团多元化综合经营带来潜力巨大的发展良机。

来源:香港商报  潘晶  2017-07-01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