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近年来,中行浙江省分行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政策速达“精准滴灌”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中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做好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相关工作,让资金真正成为浇灌科技企业的“及时雨”。
作为国内智能仪表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八达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近年发力电子元器件新领域拓展与远程监控设备研发,急需补充高端传感器生产线的流动资金。获悉企业的技改计划后,中行金华市分行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为杠杆,结合创新打造的“科创贷”“积分贷”等专属产品以及科技金融专属授信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依托再贷款工具的利率优惠,在短短一个月内为企业快速批复3.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并实现投放,直接为企业节约20%以上的财务成本。
同样受益的还有浙江汇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双碳”目标下,这家专注差别化有色涤纶长丝的企业计划通过设备更新与技改新增27万吨绿色新材料产能,但资金缺口成为“拦路虎”。中行杭州市分行在获悉项目信息后迅速行动,联动中行湖州市分行共同为项目成功批复4.8亿元贷款,并给予再贷款优惠利率,及时满足企业的融资、开证需求。
银保联动“破局护航”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往往卡在“概念验证”与“中试”两个环节——这一阶段风险高、投入大、回报不确定。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敢试、能试”?中行浙江省分行给出了创新解法。
在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召开期间,中行与中国人保共同发布《“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未来三年将为中试全链条各环节提供1000亿元银行端综合金融支持和1000亿元保险端风险保障。中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响应,发挥“银行+保险”双轮驱动优势,在浙江舟山落地首个试点项目。
浙江舟山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专注于生物基新材料研发,规划建设“年产12000吨HMF”项目及配套设施。在产业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企业面临实验阶段持续高额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中行舟山市分行深入企业调研并了解企业需求后,联合舟山人保财险打出“组合拳”:先为企业配置中试综合保险,覆盖专利实施失败与侵权风险,打消“试错顾虑”;再量身定制“科创贷款+中试综合保险保障”银保联动服务方案,叠加政府优惠政策,配套发放200万元专项贷款,缓解实验阶段营运资金压力。“原本担心实验失败血本无归,现在有保险兜底、有贷款支持,我们终于能放开手脚推进产业化了!”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这笔业务落地的背后,是中行浙江省分行高效的协同能力——从快速学习“中试保融通”模式、用科技企业评估模型筛选客群,到成立省市县三级专项小组、联动保险公司整合资源,再到通过普惠审批模式实现“快速获批、及时投放”,每一步都紧扣企业需求。目前,中行浙江省分行正以该项目为样本,在全省推广“中试保融通”模式,为科创企业闯过创新攻坚的“深水区”架起“安全网”。
全周期“陪伴式”服务
为深度融入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链条,精准匹配不同阶段金融需求,中行浙江省分行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以“科创贷”“新质贷”等为代表,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流程服务方案,让金融力量始终伴随企业成长每一步。
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往往是轻资产、重研发,缺乏抵押物,融资常遇“闭门羹”。针对这一痛点,中行浙江省分行推出“科创贷”等产品,弱化抵押物要求,将核心技术先进性、研发团队实力、专利成果价值等科技含量指标作为关键评判标准,为企业精准注入第一笔启动资金,帮助科创“幼苗”冲破资金的束缚,顺利扎根生长。
步入成长期,企业迎来业务扩张、研发投入激增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不仅量更大,还要求到账快。为此,中行浙江省分行升级推出“新质贷”产品,依托自主研发的科技型企业专属评估工具,融合科技资质等级、政府专项补贴、人才队伍、科技专利成果等多维度指标,构建更贴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授信模型。该产品可为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500万元信用额度、3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最长3年贷款期限的金融支持,用一场场“及时雨”助力企业成长为枝繁叶茂的“中坚力量”。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发展需求从单一资金支持转向多元化综合服务。中行浙江省分行不仅提供结构化融资、境外银团、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等传统金融,还覆盖股权投资对接、债券股票承销、知识产权运营、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全场景服务,为企业搭建“融资+融智”综合服务平台,陪伴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成长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参天大树”。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沈杭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