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95566信用卡热线:40066 95566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中行 > 企业社会责任
网银登录

中行两位全国劳模做客新华网解读中行精神

2010-05-31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三亚分行行长闫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办公室主任付连晔近日应邀做客新华网新华访谈节目,接受主持人专访,解读中行精神。

以下是这次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作为中国金融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锐意进取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这种精神离不开每一位中行人兢兢业业的工作,正是他们创造了这种精神。今天,我们请来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三亚分行行长闫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办公室主任付连晔。欢迎你们。

[闫华]各位网友,大家好。 

[付连晔]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两位是全国劳模,又是在地方从事金融工作。你们在工作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闫华]在基层工作,尤其是在中国银行的基层工作,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能和我们分行的同志一起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中国银行的发展作些贡献。

[付连晔]中行已经非常明确、清晰地制定了中国银行的发展战略。作为基层行来讲,就是按照总行的要求,团结带领员工,认真把政策执行好,把基层的各项工作做好。

[主持人]两位是全国劳模。这个荣誉是点点滴滴工作积累的结果,它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对整个中国银行的肯定。两位怎么看待这份荣誉?

[闫华]能够当选全国劳模对我本人来说是很大的荣誉,也是很大的鼓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劳模这个荣誉是我们全体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归功于我们团队,归功于中国银行。获得这份荣誉,我觉得责任更重了,我们要把工作做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主持人]据我了解,银行的工作特别辛苦,而且要求非常耐心、非常细心,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闫华]对,银行讲的是“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工作确实要求非常精细。但我觉得跟别的岗位一样,银行工作同样需要付出,只不过性质是金融服务而已。作为一名基层分支行的行长,我们担负着向国家负责、向股东负责、向员工负责、向客户负责几个方面的责任,所以做好这个工作压力是很大的。这十几年来。我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做工作,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把对国家的责任、对企业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履行好。

[主持人]从周一到周日,您的工作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闫华]我们的主要职责是发展业务、拜访客户、营销客户,在单位开一些会议,抓好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培训交流工作。周六周日有时也会有些业务活动。

[主持人]付主任,您来说说。

[付连晔]得到全国劳模这样的荣誉,说实话,更多地应该归功于中国银行,归功于我们所在单位的干部员工。这样的荣誉落在我们身上,我们感到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必须按大家对我们的期望来做好工作。我在基层工作时间非常长,从1990年到基层,应该说工作非常辛苦。但尽管这样,有时候也非常有乐趣。一些重大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满足,非常有成就感。

[付连晔]我从1990年到郑州分行工作,有16年基层工作的经验。通过在基层工作,尤其是通过贯彻总分行的指导思想,把我们团队的思想凝聚到一起来。工作做好的时候,感到非常满足。

[主持人]刚才二位都谈了一下自己当劳模的感受。我想都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这就是人们提到的“中行精神”。那二位所理解的“中行精神”是怎样的?

[闫华]中国银行是百年老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1912年就成立了。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银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体会比较深的,中行精神首先是爱国精神,包括中行作为第一家银行,在中国追求独立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解放以后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国银行非常突出的一种精神。

[付连晔]中国银行不单是一家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同时也是国内最国际化的银行。中行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也有国际主义精神。中国银行作为一家百年大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业绩,它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中国银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定要为社会作做贡献,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中行人始终把“责任”作为非常重要的精神来延续、传承。

[主持人]怎么让在基层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体会到中行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体现到工作当中?

[闫华]这个问题非常好。从三亚分行来说,我们处于祖国的最南端,天涯海角,我们有200多名员工,资产大概是150亿元,净利润每年大概2个亿左右。作为这样一个普通的二级分行,我感觉中国银行的工作就是我们祖国经济工作的一部分。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目的就是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说大一点儿是支持祖国的经济发展,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所以在基层,怎样凝聚这200多人的力量,把金融工作的职能发挥好,促进三亚的经济发展?我觉得主要靠大家共同凝聚一种比较好的企业文化。中国银行有非常好的企业文化,“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我们在工作中着力把分行打造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实干进取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主持人]付主任,您长年在基层做管理工作,有没有什么用人之道?

[付连晔]人的因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单位,我认为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想做好工作,或者说把中行精神落实到最终的实际点,那就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如何调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可能一切政策、措施都难以实现。特别是要尊重我们的员工,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有归属感。过去我们也谈到,我们要做到几个留人,比如事业留人、薪酬留人等等,核心就是让员工有归属感,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这些年来,中国银行从上到下都是这样做的。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员工的利益,让员工工作舒心、踏实,实际上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比如这个员工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比如他适合在前台还是适合去拓展客户,这种东西有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

[闫华]人是第一生产力。中国银行从总行到分行,都非常重视人的工作。我们三亚分行提出要做客户满意的银行、做政府满意的银行、做员工满意的银行。我们把员工满意放在很重要的方面,甚至在实际工作中放在最重要的方面。为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才能让员工发展,这应该是一门科学。

[付连晔]中国银行给我们员工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如何施展好,更多的还取决于个人。从我们基层工作经验来讲,绩效体系建设非常健全。

[主持人]可能因为中行是百年老店,有很多实践,才使绩效考核制度达到比较平衡、比较合适的水平。

[付连晔]对,只要你做得好,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主持人]不会奖励过大,也不会惩罚过度。

[付连晔]应该说通过这个考核体系,员工成绩的好坏是可以很好地量化出来。

[闫华]现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行业都有绩效考核,中国银行的特点就是考核体系里更加关注人的价值。比如我们提出几个留人,里面有两条是中国银行的特点,一是感情留人,一是培训留人。我觉得感情也好,培训也好,都是关注员工的成长,这一点非常重要。

[主持人]其实不单单是一个员工能在中国银行体现自己的本事和事业价值,体现人的价值,我想还有一个很好的文化吸引力。您刚才讲到团队文化建设,那在基层行里,团队的凝聚力,包括企业文化的贯彻和落实,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中是怎么开展的?

[闫华]团队的战斗力,关键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一条就是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这些理念确实在我们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自己感觉到,业务上能取得一些比较好的成绩,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个很好的企业文化支撑。

[付连晔]我们过去制定了很多规定,通过企业文化的引领达到管理的更高层次,应该说是非常高层次的管理。近年来,从总行到省行,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像诚信、追求卓越、团队凝聚力这些问题,文化一旦形成,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实际上也是中行精神的集中体现。

[付连晔]和谐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首先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积极性调动、从尊重人的角度解决和谐文化建设问题。比如说,我们和职工签订多年劳动合同,都有权利和义务。通过这种规范,使得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

[主持人]咱们会不会为了增强凝聚力,开展一些工作之外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

[闫华]非常多。

[主持人]您刚才说基层工作很忙,又是金融服务业,那怎么协调组织?

[闫华]我们三亚分行成立了八个俱乐部,羽毛球、篮球、登山、文化俱乐部等等,银行也是休息的,只不过是轮休。有些活动不一定是在周六周日,例如打篮球、羽毛球,都是晚上固定的时间,大家一起去活动。

[付连晔]一年365天,总得有人在柜台营业。如何利用好大家的空余时间,通过文化活动互相沟通、互相了解,员工本身也有这种内在的需求。

[主持人]通过两位的谈话,我感到中行的员工还是很幸福的。三亚是以旅游闻名的城市,那中国银行对三亚旅游的支持都有哪些?

[闫华]这几年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做三亚效益最好、资金实力最强,客户满意、政府满意、员工满意的银行。这几年得益于三亚经济高速发展,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支持三亚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支持了三亚很多大的项目,例如道路建设、基础设施、高端酒店等,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累计投入了30多亿的贷款,同时也为个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中行在三亚有15家支行,今年新建了3家,应该说是三亚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这15家网点全部进行了标准化装修,为客户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环境。

[闫华]在服务水平上,我们强调文明优质服务。三亚是一个旅游城市,金融业也是服务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为三亚的旅游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常说,通过中国银行的文明服务影响我们的客户,共同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200名员工每人带动10个客户,是不是就可以带动三亚的服务水平,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主持人]近来各个银行都在执行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贷款的一些新规定,统称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但是执行贷款新规以后,有些中小企业心里可能就有点打鼓了,执行新规之后会不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生一定影响?

[付连晔]近年来,中行河南省分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做得非常好。贷款新规实施以后,大家可能担心,是不是贷款管理更紧了,是不是不好贷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中心内容,就是怎么能够更好地管好银行的资金,用好我们的资金,通过信贷政策调整我们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可能是最为重要的。

[付连晔]我们对一些企业的贷款,比如固定资产贷款,按照过去的惯例,批复之后可能就是一次性到帐了。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固定资产,是一个逐步开支的过程,如果完全放到它的帐上,对银行来讲收益可能更高。但是,按照贷款新规,为了更好地保证银行资金安全,我们通过分步实施的办法,实际上为企业减少了一部分财务费用。我想“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通过信贷办法的调整,使整个经济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因为这里面肯定是有进有退、有紧有松的,并不是一概而论。

[主持人]从您接触到的客户,他们反馈怎么样?

[闫华]中行一贯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贷款,在三亚情况也是这样。三亚是个旅游城市,中小企业客户非常多。我们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贷款,例如个人投资经营贷款、旅游贷款,比如说办一些中小酒店。我们按照总行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在这方面投入也是非常大的,客户反映也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我们一直在说行里的事、国内的事。其实中行连年都入选世界500强企业。中行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保持业绩的平稳性和国际上的良好声誉?

[付连晔]中国银行连续21年进入世界500强,是最为国际化的银行。中国银行不仅仅代表着中行。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股份制改革以后,我们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年总行确定了三年发展战略以后,各项业务发展更快了。

[闫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好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以后树立了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同时建立起比较快速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机制。这是我们近几年业务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刚才一直谈到人才的培养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在找工作时会面临选择,有的是有很多好的单位都来要他,他的选择是一种幸福的难题,而有的由于自己的期望和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不匹配性,所以在找工作时会遇到一些难题。两位有没有什么建议?

[闫华]我谈一下个人的体会。大学生走入社会确实需要一定的辅导,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竞争非常激烈,毕业只是学习的一个阶段结束,以后还需要不停地学习。我想给青年朋友们一点建议,首先要脚踏实地工作,工作无论是好是坏,都要把它做好,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学习业务、学习社会经验。第二,在工作关系上要注意团结和谐,进入一个新的群体、新的单位后,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团结、和谐、互助、交流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要不停地学习。一个人刚走入社会,什么样的岗位都是正常的,问题是怎样不断提高自己,终生学习的观念非常重要。

[主持人]我看您好像由感而发,那您能不能讲讲自己的例子?

[闫华]我刚才说的就是自己的体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可能眼光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因为在高等学府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对社会情况不太了解,工作后才发现社会上的知识是非常广博的,不是在大学就能学到的。我自己的感悟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同时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不要急于求成,要多学习。

[付连晔]应该说现在的大学生跟我们那时候还不完全相同,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更为活跃,学到的东西更多。我也非常同意闫行长讲的,首先对自己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设计。在“五四”青年节时,我们也和行里的年轻人对话,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设计。既然选定了中国银行,那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对自己来讲非常重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第二是持之以恒。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每个年轻人,包括我们在内都会遇到的问题。关键是怎么把问题解决好,我想需要良好的心态,用自己的努力和持之以恒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急于求成。第三就是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中国银行向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主持人]两位都是劳模。我想让两位跟我们的网友分享一下,劳模精神怎样才能真正弘扬开来?如何在社会上形成好的示范效应,涌现出更多的劳动模范?

[付连晔]劳模精神的弘扬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我们这次来北京参加劳模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席,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光荣。但是,荣誉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如何能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我们身边的人。我想在工作中必须不断地把中行精神、劳模精神融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总行、省行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不辜负全体员工对我们的信任。

[闫华]我们这一代人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全社会弘扬“劳动者光荣、劳动光荣”的精神、每个人都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精神很重要。劳模精神是不是可以理解劳动精神?劳模是光荣的,做贡献是光荣的,奉献是光荣的,让我们一起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每一位劳模的事迹不见得轰轰烈烈,也许是从点滴做起,很小很平凡。但是,正是对职业的坚持,对信念的坚持,才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劳模。希望各位网友继承劳模的精神,并把这些精神发扬光大,做好每个人眼前的工作。感谢两位作客新华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下次再见。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