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日前,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全球代表共襄盛会,一同绘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作为唯一驻场为COP15大会提供金融服务的国有大行,中国银行一直以来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践行国家战略。
从山南到海北,中国银行以实际行动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了金融活水。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崇义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是全国森林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示范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中国竹子之乡”。
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崇义林业面临着林木种类单一及森林质量不高的双重困境。立足当地经济特点,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推进绿色生态、节能循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崇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不二选择。
中国银行赣州市分行自2011年起便与森林质量提升工作的主体单位——当地某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业务合作。近年来,该行通过助力抚育间伐、补植补造、发展林木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等,累计投入信贷资金超5亿元,该县活立木蓄积量从1386万立方米增长到了1695万立方米,崇义森林质量跃升为成为“全国样板”。

大洲湖位于湖北咸宁咸安区官埠桥镇,从空中俯瞰,横沟河蜿蜒曲折,横贯大洲湖湿地与淦河相汇。由于早期的“围湖造田、围汊养殖”,湖面水生态环境曾一度受到影响。
当地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以水利安全为设计根本,构建生态绿道、水生态修复、湿地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为一体的生态建设示范区。
中国银行湖北咸宁分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在了解到大洲湖生态示范区项目资金需求后,积极沟通协调、推进内部流程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最终,8亿元授信总量获批,并于2020年投放2亿元,2021年再次投放3亿元,推动加快大洲湖生态示范区建设。
生态示范区建成后,将可骑行环湖绿道,领略湿地风光,享受天然氧吧,观赏鸟儿嬉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好不悠闲惬意。

天津市蓟州区北部山区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集名山、秀水、古城、雄关、幽林、奇石于一体,独具山水特色,是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娱乐圣地,有“京津后花园”之称。
近年来北部山区区域部分植物生长环境较差,处于植被退还阶段,并且部分区域苗木种类较为单一、生态多样性不足。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于今年4月参与银团贷款提供14亿元授信支持,助力天津市北部山区生态保护PPP项目,保护现存自然资源,改善了区域植被生长环境,推动山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是我国长度最长、面积最广的河流。不仅如此,长江流域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区之一。
2020年1月,中国银行湖北三峡分行携手江西九江分行为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投放银团贷款1亿元。这是中国银行为全国首个“长江大保护”示范项目给予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已为长江大保护项目累计投放绿色贷款2.67亿元,通过引入“金融活水”实现长江沿岸的“青山绿水”和“生态修复”,为整个长江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贡献中行力量。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生态区位较为重要,是毕节市进行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八区县之一。
中国银行毕节分行自2020年起与当地某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业务合作,通过组建外部银团方式,为织金县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批复3.5亿元的银团贷款,为国家储备林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推动国家生态安全和用材林安全的建设。截止2021年9月项目已累计投放1.2亿元。

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西倚太行、南临淇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春秋赵国古都;区内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林地资源丰富,适宜多树种生长,是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近年来,开发林业资源成为该区建设全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方向,山城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确立后,资金不足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引入金融资金,扩大经济、观赏类林木种植成为推动项目快速健康发展的最优选择。
中国银行鹤壁分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与项目运营方鹤壁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持续加强业务合作,为其批复授信1.56亿元,并已投放1.24亿元,用于支持山城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对丰富林业资源、涵养净化水源、固碳释氧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林下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将起到积极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共同梦想。未来,作为绿色金融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精准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服务社会低碳化转型,以绿色金融为动力,助推生态发展之轮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