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用案例的形式向大家介绍网络支付安全的注意事项,每一个案例后面都有个人资金的损失,都有很惨痛的教训。吸取教训,我们就能绕开陷阱,提前预防,保证网络支付安全。
案例一:注意网络支付陷阱!
1月,从广东出发参加朋友婚礼的覃女士在一酒店上网买机票,多次输入密码网上仍显示支付未成功,但卡上的近15万元却被转走了。经过覃女士的追踪发现,这笔钱到了游戏公司的账户,被采购成游戏点卡。
【安全提示】
1.使用办公、家庭外的电脑时,存在资料泄露的风险。不排除电脑已中了木马病毒,尽量不使用公共电脑进行支付,必须使用的,在使用前请先查杀木马或病毒,并开启防火墙保护功能。
2.不断让输密码,存在被套资料的潜在风险,应立即停止支付。
3.查询资金被转移后,请记录单号,即刻报警,请警方处理,保存收到的银行提醒短信,作为辅助凭证。
4.及时和网络支付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服联系,及时了解资金去向,尽可能减小损失。
案例二:防网购火车票,中木马病毒盗卡!
1月份,周先生在一家旅馆电脑访问12306.cn网站购票付款时,网页自动跳转到游戏点卡交易页面,网银付款对象也从“铁道部资金结算中心”变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商户是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周先生并没有注意看收款方,导致资金被转移。事后得知,旅馆电脑事先已被植入木马,劫持火车票款为黑客购买游戏币。
1.支付完成时,原来的网页没有显示支付成功,但同时跳转出来的另一个页面,显示支付成功,点开发现是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网页,与原网站不符。
2.即刻收到银行消费短信,显示被划走的金额,远远大于一张票价。
3.资金结算时,突然转到游戏点卡缴费页。
【安全提示】
1.使用公共电脑进行支付的,在使用前应先查杀木马或病毒,并开启防火墙保护功能。
2.在支付时应当注意订单内容,防止订单被替换后继续支付。
3.采取短信验证的辅助方式,对订单支付信息再次确认后再支付。
4.确认被钓鱼后,请即刻向公安部门报案。请保存相关网站截图和收到的银行提醒短信,作为辅助凭证。及时和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联系,减小损失。
案例三:账户密码单独设置
南京网友小米最近在一家社交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被盗,她也没在意,就重新注册了一个,谁知道没过两天,其支付账户上却被人盗用在网上购买了几百元的游戏点卡--原来,其为了省事,微博、邮箱和网络支付账号都使用相同的账户与密码,结果被人盗用了支付账户。
【安全提示】
1.网络支付账号和密码应该单独设置,不要和其他网上账户相同。
2.密码设置要独特性,不能为了记忆方便,设置一些简易或者与生日、电话号码等关联的密码。
3.在支付账户中不要存入大额资金,对于支付账户开启电子证书、短信验证等多重保护,保证账户安全。
4.一旦发现支付账户被盗,及时与支付机构联系,冻结账户,防止损失扩大。
案例四:“免费Wi-Fi15分钟盗走密码”
2月20日凌晨1点,在北京工作的锒先生在睡前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账户。睡下后没多久,凌晨2点多,短信声响起,银行发来的取款提醒,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而此时,银行卡就在他身上。
正当锒先生诧异的时候,第二条、第三条内容相似的短信进来了,有现金取款的,有银行转账的。1小时不到,17条提醒短信,锒先生共被转走3.4万元(现金取款7次共1.4万元,银行转账共2万元)。因卡是在长沙办的,天一亮,锒先生立马赶回长沙报了警。
锒先生自述有“蹭网”的喜好,只要有免费Wi-Fi,他就会“蹭”。“肯定是用Wi-Fi的时候被盯上了,被人盗取了我的网银信息。”不法分子会设置没有密码的Wi-Fi吸引手机用户使用。一旦连上钓鱼Wi-Fi,手机用户的操作记录就会被复制,被相关软件破解。用户的账号被盗分两种:网站加密性不高时,直接被不法分子破解;安全系数高的网站,如银行、支付宝等网站,黑客则会引导用户到山寨钓鱼网站,从而获取账号和密码。因网上银行、支付宝等金融类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信息经过了层层加密,破解的难度大,而微博、QQ、邮箱、游戏等账号则会相对容易。
【安全提示】
1.平时最好关闭Wi-Fi自动连接。手动使用时,也应看清Wi-Fi名称,尽量不在不明的Wi-Fi上进行网络支付。
2.在登录手机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网站时,最好不要直接通过浏览器,而应用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专用应用程序。
3.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应当及时与银行联系,冻结银行账户,并及时报警。